更認識熊貓

更認識熊貓

關於熊貓,你不知道的冷知識

  近年來,熊貓因可愛外型與性格於世界各地擁有眾多粉絲,關於熊熊們的知識,你瞭解多少呢?
       一天到晚啃竹子的我們是素食動物嗎?我們的便便為什麼不臭?一度瀕臨滅絕的原因又是什麼?這篇文章中,熊熊們整理了幾個有關熊貓的冷知識,帶你進入熊貓們的神奇世界!

進化了800萬年,熊貓是「吃素的」嗎?
  被稱作「活化石」的大熊貓,到今天已有800萬年演化史。在數百萬年前,大熊貓的祖先們從雜食轉向素食。據科學家們考證,大熊貓之所以變得不愛吃肉,是因為在演化過程中,體內的T1R1基因突然失去活性,使得我們食不知肉味,失去了對肉食的興趣。
  至於為什麼後來竹子成為我們的主食,目前尚沒有科學結論。不過,這一獨特的飲食結構使得大熊貓們不再需要為食物四處奔波。唯一的缺點是,對於作為食肉動物的我們來說,竹子不好消化,為此我們每天要花10多個小時吃飯,成為人類眼裡不折不扣的「大吃貨」。

熊貓的便便為什麼是香的?
  大熊貓的消化系統仍保留著肉食動物的特徵,缺乏分解纖維素、木質素的酶,對竹子中的幹物質消化比例只有17%,遠低於反芻動物的60%。因為「消化不良」,我的便便時常帶著竹子的清香。另外,相較於其它食草動物,大熊貓的腸道很短,通常竹子還沒來得及消化就被排了出來,未經充分發酵的竹子自然帶著天然的清香。
  不過,大熊貓的便便也不全是香的,氣味取決於飲食結構。食用竹竿和竹葉時,排出的便便並不臭,尤其是食用竹葉時,排出的便便是綠色的團狀物,頗似青團——讓人有些無法直視青團了。但如果大熊貓吃了大量竹筍,蛋白質含量相對較高的竹筍經過腸道菌群的消化分解,別怪熊貓沒提醒你,這時可別湊上去聞,那就不是香香的便便了。

可以跟大熊貓來個「Give me five」嗎?
  一般的哺乳動物通常有5根手指,但大熊貓有6根手指,其中位於前爪內側的「偽拇指」,只有肉墊而沒有利爪,是為了更好地抓握竹子而日益發達的橈側籽骨。所以熊貓們可不會和你來個「Give me five」,擁有6根手指的我們可以「Give you six」。

每天睡至少10個小時,大熊貓為什麼還頂著一對「黑眼圈」?
  一對酷似墨鏡的「黑眼圈」是大熊貓的可愛要素之一,如果去掉「黑眼圈」,你將會看到一雙小豆豆眼,還可不可愛,就看你是不是真愛了,畢竟「情人眼裡出西施」。
  大熊貓的黑眼圈是天生的,對它們敏感的眼睛有保護作用。一方面「黑眼圈」可以減少強光對眼睛的傷害;另一方面,黑色吸熱,具備防寒功能。此外,「黑眼圈」還能放大眼睛,讓大熊貓看起來更兇猛,起到震懾捕食者的作用,雖然,這在人類看來不僅毫無威懾力,反而平添幾分可愛。

愛熊貓,需要大聲告訴我嗎?
  大熊貓視力差,對顏色不敏感,但對聲音和氣味非常敏感。它們更喜靜,對環境中的響動和噪音敏感。動物園中遊客的大聲呼喊其實會干擾到熊貓們的生活,影響我們的活動和作息,讓我們感到緊張。所以下次看熊貓時,請記得溫柔對待我們,不要吵鬧和拍玻璃喲。

熊貓只能拍出「黑白照片」嗎?
  因為熊貓的經典黑白配色,我們常被網友調侃無法擁有彩色照片。但大熊貓不是只有黑白配色,在中國秦嶺地區,就存在非常罕見的棕色大熊貓。
  1985年,史上首只棕白相間的大熊貓丹丹在陝西秦嶺佛坪自然保護區被發現。另一隻頗有名氣的棕色大熊貓叫七仔,它還有個別名叫「巧克力熊」,2009年在秦嶺山脈被發現,現今生活在陝西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,是迄今為止全球唯一圈養的棕色大熊貓。

憨態可掬的大熊貓,竟然戰鬥力爆表?
  看著與世無爭、人畜無害的熊貓真讓人想rua一把,但切記,這只是我的「偽裝」。
  吃素的熊貓本質上可是戰鬥力爆表的熊科動物,有著尖牙利爪以及發達的下顎肌肉組織,咬合力甚至可以達到1300N(注:約等於130公斤)左右,獅子的咬合力也不過1314.7N,所以,可別來招惹我們,否則分分鐘把你咬得皮開肉綻、進醫院縫針。